1.
单毁髓蟾蜍
2.
分离坐骨神经:腹位固定于蛙板上,剪开右侧股部皮肤,分离出坐骨神经穿线备用。
3.
实验观察:
(1)
用夹子夹住脊蟾蜍(或脊蛙)下颌,悬挂于支架上。将蟾蜍右后肢的最长趾浸入 0.5 %硫酸溶液中 2 -3 mm (浸入时间最长不超过 10 s ),立即记下时间(以秒计算)。当出现屈反射时,则停止计时,此为屈反射时。立即用清水冲洗受刺激的皮肤并用纱布擦干。重复测定屈反射时 3 次,求出均值作为右后肢最长趾的反射时。用同样方法测定左后肢最长趾的反射时。
(2)
用手术剪自右后肢最长趾基部环切皮肤,然后再用手术镊剥净长趾上的皮肤。用硫酸刺激去皮的长趾,记录结果。
(3)
改换右后肢有皮肤的趾,将其浸入硫酸溶液中,测定反射时,记录结果。
(4)
取一浸有 1% 硫酸溶液的滤纸片,贴于蟾蜍右侧背部或腹部,记录擦或抓反射的反射时。
(5)用一细棉条包住分离出的坐骨神经,在细棉条上滴几滴2%普鲁卡因溶液后,每隔2 min重复步骤(3)(记录加药时间)。
(6) 当屈反射刚刚不能出现时(记录时间),立即重复步骤(4)。每隔2 min重复一次步骤(4),直到擦或抓反射不再出现为止(记录时间)。记录加药至屈反射消失的时间及加药至擦或抓反射消失的时间,并记录反射时的变化。
(7)将左侧后肢最长趾再次浸入0.5%硫酸溶液中(条件不变)记录反射时有无变化。毁坏脊髓后再重复实验,记录结果。
4.实验结果
(1)详细记录每次测定的实验结果。
(2)根据实验结果以严密的逻辑推理方式说明反射弧的几个组成部分。
5.思考题
(1)测定反射时过程中,如何测定才能更加准确?
(2)实验中擦或抓反射的反射时和屈反射时相比较有什么不同,为什么?
(3)自行设计另外一个实验,证明反射弧有5个组成部分。
|